最近在宜興市檔案局發現陽羨詞派領袖人物陳維崧家譜《亳里陳氏家乘》,宗偉方副局長介紹,這部家譜是由陳維崧的后人提供出來的。陳維崧是宜興高塍人,清代初期駢文代表作家,是清代文壇著名人物。這份家譜價值很大,值得后人研究。據宜興縣志記載,陳維崧出身于官宦人家,字其年,號迦陵,今高塍亳村人。幼時天資聰慧,過目能…
宜興市檔案館有一套《國山周氏世譜》,這是有著“陽羨第一人物”之稱的周處的家譜。周處家譜共計44冊,纂修于民國4年(1915年)。周氏源遠流長,名人輩出。該世譜記載有晉平西將軍周處、宋參知政事周葵和清總理各國事務大臣、京兆府尹周家楣的年譜和周處的《風土記》(最早記載民間風土人情的著作)等。據《宜興縣志》記載,周處…
近日,常州首位狀元家譜——民國庚辰年有懷堂《霍氏家譜》(1940年)在民間被發現,共十八卷。據了解,這是常州首位狀元的家謗,極為罕見。該家譜的發現,對于常州教育史,文化史人人文史研究具有極大的價值。據資料顯示,在霍端友之前常州還有一位叫余中的狀元,但《咸淳毗陵志》這本當地權威史稱余中為宜興人,另有人說唐代蕭…
呂姓為常州100大姓之一,位列第59位,目前有人口7100余人,占全市人口的0.35%。當代全國有呂姓人口560余萬,占總人口的0.47%,排列第40位。常州呂姓聚居地城區主要在前、后北岸、十子街、大井頭等地;鄉村主要是在新閘、湯莊、三河口、三井、新安等地。呂姓起源主要有三支:一出自古姜姓,炎帝生于姜水而姓姜,其裔孫伯夷在虞…
去年4月,陽山臧氏孝思堂尹城東房續譜頒譜儀式隆重舉行。《臧氏宗譜》始修于明萬歷二年(1574)甲戌桂月,其中天啟、清順冶、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同治、光緒各修一次,最后一次修于民國二十六年(1937)夏,計16卷,距今已73年。這次續修依據臧錫林珍藏的民國二十六年的16卷本,僅用6個月時間就順利地完成了續修任務。近日,…
胡文昭公祠楹聯(南宋寶祐四年狀元 文天祥)文宣聿啟文昭,木鐸千秋,教著江河日月。有虞肇開有宋,云礽萬祀,道垂禮樂詩書。袁龍圖祠(南宋寶祐四年狀元 文天祥)獨疏劾汪黃,不避權奸高氣節。一官貶池岳,猶從涂炭拯生靈。(文天祥)秦氏雙孝祠(明萬歷八年狀元 張懋修)孝為行之先,無慚厥祖。沒可祭于社,其在斯人。顧端文公祠(清…
日前,在黃山市黃山區龍門鄉入翠村戴家組發現了唐代李世民向全國發布的撰志編譜令。這一發現,對了解和研究我國志、譜歷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戴家組是龍門鄉一個古村落,雖經歷史變遷,但家譜大部分完整無缺。譜中內容除本族外,涉及朝廷、國家的占不少篇幅,許多內容還鮮為人知。唐太宗李世民在貞觀十二年下令撰姓氏…
司馬光《文路公家廟碑》云:“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官師皆有廟……(秦)尊君卑臣,于是天子之外,無敢營宗廟者。漢世公卿貴人多建祠堂于墓所。”由漢代的“墓祠”,逐漸演變成后世宗族宗祠,通稱為“祠堂”。先人的祭神活動,當于祭祖的祠堂(或廟堂)之前。祭祖是鬼魂、神靈崇拜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從近代以來對大量甲骨文卜辭的…
據《左傳》、《唐書·宰相世系表》、《元格姓鑒》等書記載,遠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周武王之弟周公四子伯齡公因輔佐成王有功,受封于蔣地(今河南固始一帶),立國為伯爵,始稱蔣伯,其子孫遂以周為姓,稱蔣氏。兩千年前的44世孫詡公,時任東兗刺史,一身正氣、剛直不阿,王莽攝政三年(6~9)即篡位,即憤而指衣謝病,隱大杜陵(今…
據東漢班固《白虎通》:“宗者何謂也,宗者尊也。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禮》曰:“宗人將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長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無,所以紀理族人者也。”“族人何也。族者湊也,聚也,謂恩愛相流湊也。上湊高祖,下至玄孫,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為親,生相親愛,…
Copyright © 清硯譜社 備案號:蘇ICP備15057863號-2
技術支持:認證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