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薛氏宗祠暨宗譜發放儀式在五牧余巷隆重舉行,有600多位宗親前來參加。無錫、常州等市的領導也興致勃勃地參加了儀式,并熱情洋溢地講了話,現全文刊載無錫市人大副秘書長、民宗僑工委主任薛玉民的發言。
各位薛氏宗親、各位嘉賓,朋友們、同志們:
在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來自無錫、常州、江陰三地的薛姓族人有緣歡聚在一起,共同慶賀五牧余巷薛氏宗譜發放、宗祠修繕落成、祥伯公祖塋修復。
先祖薛抗,為了光大門風、振興家族,不遠千里,輾轉來到這片土地,落腳生根,開創新的生活。明初洪武年間,徙居崔橋后圻的薛氏家族因遭陷害,遇殺身之禍,祥伯、祥叔幸免于難,遷居五牧余巷、橫林鄧莊。自此,歷經數百年,五牧余巷薛氏枝繁葉茂,不斷創造家族輝煌,文人武將,賢俊豪杰、代不乏人,實為常、錫兩地之旺族。
自古以來,認祖追源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修族譜建祠堂,目的是敬宗睦族,增進宗親之間感情和凝聚力,繼承發揚先祖創業精神,激勵后人團結拼搏,再創新的輝煌。
由此,五牧余巷薛氏宗親,同心同德,捐資出力,花費一年光陰,玉成三件大事:修復祖塋、翻建祠堂、續修家譜。此乃功德之舉,值得大家慶賀。
最后,借此機會,本人提出一點建議:無錫、武進、江陰三地均有不少薛姓村巷或居住地,但一些薛姓又不屬于同一個祠堂,相互之間應加強聯系和溝通,提供可靠資料(包括分支簡介、譜系世次),認真進行研究,從而理清脈絡,理順關系,以增進薛氏家族的親情和友誼,為弘揚民族文化、建設美好家園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