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零年十月六日,江陰市華士鎮華西二村(原三余巷村)近200名王氏族人,隆重舉行《砂山王氏宗譜》(三余巷支)新譜玉成典禮。上午九時,王氏族人舉行祭祖儀式,砂山王氏南渡王皋(太傅)第31世孫、本屆修譜編修委員會主任王永才宣布祭祖儀式開始,砂山王氏南渡王皋(太傅)第32世孫,本屆修譜主修王慶虎宣讀《祭祖詞》,本屆修譜特邀纂編陸福湛先生向王氏族人介紹了砂山王氏的歷史源流。
砂山王氏是居住在江陰華士砂山南北的三沙近支合成的一大衍派。三沙宗譜先后經十余次續修,至萬歷年間(1573~1619)修成《三沙王氏統譜》,又于清咸豐六年(1857)修成《砂山王氏宗譜》。《砂山王氏宗譜》木刻版舊譜30卷,集東沙、西沙和中沙多支族人,顯示了砂山王氏敦親睦族、維系血親的傳統美德。本屆續修的是前譜中的三余巷支。三余鄉支祖為東沙南渡第9世貴八公越后第16世祖元公。元公,字琴石,明嘉靖年間(約1525年),從砂山北化成里遷居三余巷,元公率子道安,至鄰近瓠岱橋經營創業,在三余巷辟土肇基。450多年來,王氏家族恪守“耿直處世、清白傳家”之訓,雖無達官顯貴,卻以淳德孝友、舉義助困而顯名。值當今盛世,改革開放,族中讀書從政、從教、從商者漸多,經濟和文化比前人有了質的變化。目前砂山王氏三余巷支族人2000余人,居住地以三余巷為主,部分族人遷徙至上海、江西、無錫、蘇州、張家港和江陰市區等。新修宗譜共1函5卷6冊,揚州古籍印刷廠宣紙印刷。
下午,王慶虎、王元才等編修委員成員給族人頒發新譜。新譜還捐贈給江陰、常州、無錫、上海、南京等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譜牒文化研究會收藏。江陰市譜牒文化研究會的代表應邀參加了新譜頒發活動。
作者:包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