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者,慎終追遠,尋根問祖,祭祀紀念祖先之廳堂也;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傳承華夏文明之殿堂也;居安思危,以史為鑒,愛國教育之基地也;宗親聯誼,團結互助,聚會議事之場所也。歷經戰亂,屢堙屢興,所以為各地宗族之所重視也。
是氏始祖子羽公諱儀,北海營陵人,東漢末南遷吳江,累遷三國吳尚書仆射、封都亭侯。宋列祀金陵先賢祠。元末戰亂,是氏昆仲自吳遷常。伯仲居澄錫,叔居省岸,季即本宗。始遷祖安四公居橫山南麓。子孫綿延,歲時往來。肇基常郡,本固枝榮。
明天啟間,四維堂宗祠始建陸巷。清咸豐重建,二進十三楹。民國以來,建有陸巷小學。一九七七年,小學易地擴建,祠堂被拆。二○○七年,續譜玉成,根據廣大宗親意愿,族賢惠洪、國炳等諸君審時度勢,組成籌建宗祠委員會,籌款人民幣150多萬元,擇地清明山墓區,于二○一一年十二月二日奠基,本年冬至前落成。由常州園林建筑資深工程師孫五一先生設計,仿古建筑,共二進十楹,二院二門樓,占地面積1680平方米,建筑面積800平方米,門前千米大廣場,倚山向陽,氣勢恢弘。磚雕門樓;長槅門窗,四組大梁,木雕裝飾,人物花鳥走獸等吉祥圖案,精美生動。前廳供奉始祖子羽公、后廳供奉始遷祖安四公暨孫太夫人雕像,莊嚴肅穆。匾聯藝術,流光溢彩;古色古香,美侖美奐。
新祠落成,宗親歡欣鼓舞。特立碑記,序其緣起,以垂永久。并為之贊云:
芳山迤邐兮青翠,舜水蕩漾兮流長;
鐘靈毓秀兮人杰,是氏發達兮繁昌。
自強不息兮奮進,厚德載物兮寬廣;
文明和諧兮團結,中華文化兮輝煌。
公元二○一二年歲次壬辰冬至大吉
是氏宗祠籌建委員會 敬立
延陵后學八五叟吳之光 謹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