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2,国产91在线|日韩,www.人人干,亚洲精品久久久久午夜

修譜中要防止的三個誤區

人氣:130

  一、要防止把宗譜修成百家姓譜

  宗譜是記述以男子血緣關系為傳承的歷史。為了保證血緣傳承的純潔性,一些宗族規定了不允許領養繼子,也不允許贅婿。但是后來,由于社會的動蕩(如戰爭)和嚴重的自然災害(旱災、水災等),男子人口急劇減少。對一個宗族或一個分支遭到滅絕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宗族開始允許領養繼子和贅婿。這些措施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既維護了宗族姓氏的傳承,又適應變化了的時代要求。所以宗譜從最初的男子血緣關系的傳承演變為姓氏關系的傳承。
  現時社會實行了男女平等,修譜時大家都意識到必須體現這樣的思想。從過去宗譜中女子不具名到具名,女子在世系表中不掛線到掛線,這是社會進步的反映。宗譜與一戶人家的家譜還是有區別的,一戶人家修譜可以把一個祖宗的后代,只要與之有關聯的親戚都可以修上去,使這個大家庭能夠保持一定聯系,這是無可非議的。但宗譜就不同了,它反映了一個宗族同一姓氏繁衍的概況,與這個姓氏相同的均可入譜,而與這個姓氏不同的就不能入譜,即同宗同祖,這是修譜的基本原則。但是個別宗譜在續修時沒有把握住這一點,因為女子也可在世系世表中掛線,把女兒的女兒的女兒也修上了宗譜,結果世系表中出現幾十個姓氏,照此做法,就不能稱“某氏宗譜”,而應該稱作“百家姓譜”了,這樣也就失去了宗譜作為姓氏來源研究的價值,就有違宗譜的本意。
  還有一種情況,為了在修譜時使族人感到滿意,違背事實進行修譜,喪失了“史官”的職責。如陸氏女子嫁給朱氏兒子,生的小孩叫朱君,現在陸氏和朱氏都在修譜,陸氏宗譜把女兒掛線后再掛上陸君,朱氏宗譜把兒子掛線后則掛朱君,說這樣陸氏的朱氏大家都滿意。實際上朱氏修譜是正確的,而陸氏修譜就違背了事實,因為根本就沒有陸君這個人。有些人把這些做法冠以“創建和諧社會”、“與時俱進”等一些時髦的語言,實際上是一種欺人之談。雖然這種做法只有個別的宗族,但必須引起注意。
  要防止把宗譜修成百家姓譜,首先應該正確理解修譜的基本原則,也就是不能違背同宗姓氏傳承這個基本要求;其次要實事求是修譜,不能因為照顧某個人的情緒而影響了整個宗譜的質量;再次不能只顧現在,要著眼將來,既要對祖宗負責,也要對子孫后代負責,要考慮到下一次修譜帶來的后遺癥。
 
  二、要防止把宗譜修成生死簿
 
  宗譜的世表所記載的內容是全面的,包括名、字、號;生、卒(年齡)、葬(葬地、方位);婚(配偶的情況)、育(生子幾女幾)、嫁(女兒出嫁何地何人)。所有這些,使我們能知其由來,可以追本溯源,所謂千枝百葉歸于一本,千派萬流匯于一源,就是這個道理。從這個意義講,宗譜是一個“生死簿”。除此以外,我們不能忽略了另外一個方面,宗譜世表中還記載了本宗族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如族人的文化程度(進士、舉人、庠生);族人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責任(曾任哪些官銜);族人所獲得的榮譽,(恩賚粟帛、誥封奉政大夫、勅封夫人等),這同樣是世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兩者結合起來,才構成世表完整的整體。現在修譜,往往重視前者的記述,而忽略了后者的詳述。后者的詳述起到激發族人為國為民的社會責任心。我們要借鑒舊譜的優點,為今人所用,也就是體現時代的特征。
  那么怎么寫好這一部分呢?現在的族人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了,社會地位和責任也提高了,所以我們應該把族人的文化程度,擔任的職務,評到的職稱,獲得的榮譽,全部寫進世表,這樣才能全面地體現本宗族的整體素質,使人感到你這個宗族的確是名門望族。一些主修人員雖然沒有忽略這一方面,但寫法上比較籠統、粗糙,而應該根據本宗族實際情況擇其主要的寫,做到翔實、精煉。這里不仿借鑒一下《惲氏家乘》世表中表述清代著名畫家惲南田的寫法,用“詩書畫三絕存于世”八個字進行了高度概括,真是言簡意駭,尤其是一個“絕”字,將惲南田的成就表達的淋漓盡致,精妙絕倫。1文化程度的表述:可寫五十年代的初中畢業,六十年代的高中畢業,因為那時達到這個程度也就不容易了,而八十年代后基本普及高中,就應該寫大專以上,如果還寫初中畢業,就顯得欠妥,也就是說要站在較高層次去表述。且大專以上必須寫校名,因為常州工學院和清華大學畢業差別太大了。2職務的表述:要根據宗族的整體情況來寫,一般可寫單位中層以上的干部,如科長、村委主任、鄉鎮長等。如果當官的不多,也可寫一些個人特長,如“善于經營”、“木工手藝精湛”、“莊稼一把手”等。3職稱的表述:職稱一般與學歷和資歷相關。學歷較高,資歷較長,職稱亦較高。職稱一般可寫中級以上,如工程師、會計師、主治醫師,高級教師要分清是中學還是小學,因為前者是副高職稱,后者是中級職稱。4榮譽一般可寫縣級以上勞模,先進工作者,三八紅旗手等,要注意單項先進應寫具體。
 
  三、要防止把簡介寫成簡歷
 
  每個宗譜都有傳贊、行述部分。它是圍繞“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來寫的,也就是記述了我們祖宗的優良傳統和建立的偉業,使子孫后代向先輩學習,達到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為國家、為宗族爭光的目的。現在修譜,許多人注意到這一部分,但是寫的不夠好,尤其是為在世的人寫簡歷,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擔任什么職務,有點象一個人的履歷表,上不及祖宗,下不及子孫,文中缺少具體的優秀事跡,使人看了不知向他(她)學習什么,這種簡歷寫入宗譜沒有什么價值,還是不寫為好。所以我建議把簡歷改成簡介,雖然一字之差,但意義截然不同,敘述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簡介是簡單介紹一個人的事跡,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不可能干出轟轟烈烈的大事,但也不乏有許多優秀事跡值得傳頌,要從我國的歷史和現實的國情出發,可以圍繞“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三個方面的具體事例來寫,不要說空話、大話、官話,要“有血有肉”,如兒媳孝敬公婆的事跡,在當代尤其值得大書特書;企業家艱苦創業、發家致富后不忘回報社會,積極從事慈善事業,應大力提倡;工程師廢寢忘食搞科研發明,填補我國某項技術空白,應大力贊揚等等,使后人能真正學到一點東西。